- 联系地址:
- 上海市静安区镇宁路200号欣安大厦东峰18C
- TEL:021-52388026
- FAX:021-52388036
- 电子邮箱(兼客服QQ):
- 449395347@qq.com
- 11433419@qq.com
加快连锁经营发展打造宜居幸福城市(山东青岛)
点击数:4982012-02-20 11:50:19 来源: 青岛日报
2012年02月18日03:40
连锁经营被称为商业流通领域的“第四次革命”,最早起源于19世纪50年代的美国,在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取得了普遍成功,我国1984年引入连锁经营模式。青岛市商业连锁经营发展起步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经过多年来的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方式和超市、大卖场、便利店、购物中心等新型业态迅速发展,成为全市商业流通领域中最具活力的经营方式。
一、青岛连锁经营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加快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连锁经营步入快速成长期,连锁经营的品牌效应和规模优势得到进一步显现,进入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业态多样化、经营模式连锁化、经营管理现代化的新阶段,总体上呈现出骨干企业厚积薄发、新兴企业高端起步、主导业态强势集聚、社区连锁发展较快的特点。2010年,全市连锁经营零售额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达到35.1%。
连锁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到2010年,全市连锁企业已发展到160家,连锁门店数8565个,其中:直营店增加286个,累计达到5289个,同比增长7.1%,加盟店2976个,增加353个,同比增长14.8%。连锁门店营业面积380万平方米,比 2009年增加36.2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9%;从业人员15.52万人,增加1.62万人,同比增长5.7%。商业、餐饮和服务业继续成为发展连锁的三大重点和热点行业,各业态领军企业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新生企业不断涌现。连锁业种进一步细分,业态不断完善,连锁业态(业种)达到近百个,连锁门店遍布城市大街小巷,成为繁荣城乡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集群化发展态势明显。近年来,我市不断完善城乡商业网络体系,通过资本运作等方式推动连锁的地域性扩张和外延式发展,连锁各行业集群基本形成,对行业的拉动作用进一步提升。商贸零售业形成了以利群、维客、利客来、可好、友客、统一银座等为代表的连锁企业集群,餐饮业形成了以良友、肯德基、美达尔、摸错门等为骨干的连锁企业集群,新兴生活服务业形成了以植秀堂、芳子美容、油猴汽车快修、青岛洁神等为代表的连锁企业集群等。我市年销售额过10亿元的连锁企业由2005年底的4家增加到2010年的10家,销售额占全市消费市场比重由 14.8%提高到18.1%,2010年,利群集团实现销售额达到170亿元,居全国连锁百强第23位、全省第二位。连锁企业成为我市商贸业快速发展的领军力量。
商业连锁扩张势头强劲。2010,全市重点监测的20户骨干商贸连锁企业(集团)实现销售额397.9亿元,同比增长16.3%,实现利润6.2亿元,同比增长39.2%,大型商贸企业盈利水平进一步提高。其中利群集团连锁店铺同比增长23%,营业面积同比增长37%。全市餐饮连锁企业前10名营业额达到5.4亿元,同比增长24%;连锁店铺近400个,同比增长26%。全市商业连锁企业拥有物流配送中心40余个,配送额达到80余亿元,商品配送率达50%以上。连锁商业成为推动我市流通现代化和区域性商贸中心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的重要载体。
社区商业便民连锁步伐加快。围绕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我市支持流通企业,优先发展满足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的便利店、连锁便利店、便利超市等便民网点。重点发展品牌连锁便利店(便利超市)300多处。新发展的品牌连锁便利店,均实现了六统一(即统一标识、采购、配送、价格、核算、管理)、四便利(时间、距离、消费、服务便利),达到国内一流品牌连锁店的水平。目前,在市内七区430余个社区中,已有83%左右的社区基本建成 “8分钟居民消费圈”。
二、青岛连锁经营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市连锁商业无论是在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还是在增加现代商业文化元素、提升城市服务功能等方面,其发展规模、结构、质量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
市区发展不平衡,个别区域有盲点。总体上看,我市连锁商业发展区域尚不够平衡,存在老城区多、新城区少,西部城区集中、东部城区稀疏的情况,特别是个别新建居民小区社区商业仍然存在盲点,给居民日常生活带来较大的不便。这一方面是因为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缺少对连锁便利店和中小超市的统一规划布局,没有提前预留便民商业网点;另一方面是新建小区房价较贵,一般的连锁企业因较高的网点租赁费而很难在此设立分店。
连锁企业规模还不够大,对外扩张力不强。我市连锁企业数量多、规模小,领军企业相对少,没有形成享誉国内外的“青岛品牌”。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连锁百强中,我市最大的连锁企业利群集团居第23位。同时,我们的连锁企业大多局限于省内发展,全国布点、海外发展的为数不多。2010年,我市只有7家连锁企业省外扩张,仅占我市连锁企业总数的4.2%;全市8500多个连锁门店中,跨省经营的门店只有100余个。
规范化程度不高,品牌意识不强。目前,我市部分连锁企业存在重外延、轻内涵,重硬件、轻软件,盲目追求门店数量的扩张,忽略了统一采购、统一核算和统一管理这些连锁经营的实质内容,从而导致管理弱化、成本增加、缺少现代商业元素。有的企业在采购配送、经营指导、市场开发、教育培训等方面亟须完善职能、加强规范。同时,部分连锁企业尚未创立自有品牌,经营特色不突出,商品雷同现象严重,导致企业间的竞争往往在价格战上做文章,不利于企业自身利润的实现和市场的健康发展。另外,部分社区连锁商业综合服务功能也亟待完善。
三、加快青岛连锁经营发展的主要路径
2010年,我市实现生产总值5666亿元,人均GDP6.5万元(突破1万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02亿元,城市恩格尔系数37.4 (农村35.5),人均消费性支出1.75万元(约2780美元),客观上有利于连锁业态快速发展。
下一步,我市连锁商业发展应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战略部署,坚持以世界眼光谋划未来、以国际标准提升工作、以本土优势彰显特色,围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集聚区建设,大力实施扶优扶强本地品牌与加快引进国际品牌 “两条腿”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结构布局、培育连锁品牌、扩大经营规模,促进连锁经营加快发展,努力打造布局合理、网络健全、业态优化、便民利民的连锁经营服务体系,不断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为建设宜居青岛、打造幸福城市做出新贡献。争取到2015年,全市连锁经营门店突破1.5万处,连锁经营业态业种发展到150个,连锁经营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40%以上。重点培育和发展20户品牌化、专业化、实力强的大型连锁企业集团,争取引进2—3家国内外知名品牌便利店连锁公司。新建品牌便利店300家以上,95%以上的社区打造形成“8分钟居民消费圈”。
强化规划引导功能,优化连锁商业布局。一是尽快形成市级、区级和居民社区三级连锁服务网络。建议各区、市结合《青岛市市区商业网点专业规划》,根据不同区域的居住密集度、居民收入消费水平及现有商业网点分布等情况,明确连锁经营不同业态和类型发展的地域分布、面积、数量、经营规模、开店速度、运营规则,并将连锁经营网点设置规划纳入本区、市规划建设体系。
二是按照《青岛市社区商业配置规范》原则,合理配置社区商业网点,完善服务功能。特别是在新建、改建社区,要鼓励实施组团式的网点布局形式,实现一定程度的商住分离,提升社区商业的环境和档次。进一步加强引进和培育,加大国内外知名连锁企业的引进力度,鼓励引导本土大型商业企业对社区一家一户的夫妻店、杂货店进行整合,通过特许、加盟等形式开设便利店、折扣店,不断提高社区商业连锁比重。
优先发展品牌连锁便利店,推动社区商业提档升级。围绕打造“8分钟居民消费圈”,抓住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的机遇,通过规划引导、项目引进、完善机制、政策带动等措施,加快发展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品牌连锁超市和便利店等业态。
一是在布局定点上,鼓励和支持拥有成熟体系的品牌连锁企业,每年在楼宇集中地、新建社区、繁华街道、地铁等交通枢纽站点等区域,整合发展品牌连锁超市、便利店和生活服务品牌连锁店。其中在七区居民社区每年重点扶持发展品牌连锁便利店100处以上。到2015年,全市社区品牌连锁店配置率达到100%。
二是在发展标准上,今后新规划发展的品牌连锁便利店必须达到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标识、统一价格、统一核算、统一管理等六统一的要求,硬件设施、服务水平、店容店貌各方面均达到国内先进城市一流品牌连锁门店水平。
三是在服务功能上,品牌连锁便利店要能够为周边居民提供 “四便利”服务,即时间便利(营业时间达到24小时或从早7点至晚11点);距离便利(周边居民步行时间不超过8分钟);消费便利(便利店经营单品达到2000种左右,中小超市生鲜产品比例达到30%以上);服务便利(提供网上购物、电话预约、代缴收费等多种服务)。
培育壮大品牌连锁龙头企业,加快规模扩张步伐。鼓励和支持骨干流通企业,采取联合重组、收购兼并、加盟连锁等多种方式,对内积极稳妥地发展,提升商业能级;对外加快扩张发展,抢占连锁经营新高地。
一是培育大型品牌化流通企业集团。加强政策引导与资金扶持,支持骨干流通企业加快发展,做大做强,创建闻名全国的流通企业品牌。鼓励支持大型骨干流通集团加快建设面向全省的连锁经营服务网络,迅速壮大企业规模,“十二五”期间,20家重点零售企业每年面向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大型商业设施10家以上,跨区域销售同比增长10%以上。
二是积极、规范地发展特许经营。在继续大力发展直营连锁的同时,鼓励具有大型连锁企业、老字号企业,运用商品、商号、配送、经营管理等优势,发展特许经营和专业连锁,培育知名品牌,形成规范化、可复制、易扩张、能够有效监管的特许经营体系。到2015年,重点培育20户特许经营企业,在全国发展特许加盟店500家以上。
积极引进著名品牌和先进业态,推动连锁经营向多行业、深层次发展。围绕提高品牌连锁经营的业态、功能、规模和档次,坚持质量并重,加大商贸定向招商的力度,推动连锁经营向多行业多领域发展。
一是突出国内外著名连锁品牌和空白项目的引进。锁定高端24小时便利店、社区品牌折扣店、工厂直销中心、网上商店等新型业态,通过新建、合资合作或与市内企业嫁接等多种方式,抓好品牌企业和项目的落地。集中力量,加快对日本7-11公司、罗森便利公司和Maxvalu超市等国际品牌连锁企业的定向招商工作,争取尽快落户青岛,在全市形成内外资商业企业竞相发展品牌便利店的良好局面。通过政策引导,引进跨国连锁企业和国内大型连锁企业在青设立总部、区域总部、采购配送物流中心、结算中心,借鉴其先进理念和技术,提升连锁经营管理水平。
二是推动连锁经营向多领域、深层次发展。抓住我市消费规模和能级大幅提升的机遇,促进连锁经营从传统零售业、餐饮业向汽车消费、电子信息、通信产品、娱乐健身、家政服务、中介服务等新兴消费行业加快拓展,不断提高连锁经营行业覆盖率和集约度。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推进连锁经营现代化。着眼长远发展,要广泛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提高连锁经营效率和效益,加快实现向新型连锁经营方式的转变。
一是加快商业物流配送中心建设。采取“政府引导、企业投资、市场运作”的模式,重点推动利群福兴祥物流配送中心三期和维客、利客来生鲜物流配送中心等大型配送中心建设,力争形成3家辐射力强的大型商贸配送物流服务中心。
二是推进连锁经营企业信息化建设。各有关企业要加大技术投入,完善时点销售系统(POS)、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开发利用,提高单品管理、进价金额核算水平。
三是大力发展电子商务。鼓励和支持企业采取实体店铺与网上交易有机结合的新型连锁经营方式。抓好利群E-配送、维客“点点网”等进社区网上项目的推广,争取全市电子商务销售额同比增长 50%以上。
(end)
上一页1下一页 |